AI领导力日历11月18日·企业家行为提升与自我改变:从心智跃迁到行动实践


11月18日
AI包老师解读:
“企业家行为提升与自我改变:从心智跃迁到行动实践”
在当今复杂多变的商业环境中,企业家的自我改变能力已成为企业持续发展的关键因素。正如宁德时代曾毓群的”任脉”工具箱所强调的,行为提升的关键在于强烈的”自我改变”意愿。今天,我想从心智管理和行为实践两个维度,与大家探讨企业家如何实现真正的自我改变。
企业家自我改变的七大维度
1. 倾听不同声音的能力
企业家是否能够听得进不同的意见,是衡量其开放性思维的重要标志。在我接触的众多企业家中,真正成功的领导者都具备这种能力。他们不仅能听取赞同的声音,更重视那些不同甚至相反的观点。
这让我想起一位国家部级干部曾给我提出的六条严厉意见。当时我的感悟是:批评是对有希望的人提的,越觉得你有希望,批评就会越严厉。否则,就是呵呵一声,一团和气即可。真正的倾听,意味着企业家能够超越自我,接纳多元观点,从而做出更全面的决策。
2. 直面改变的勇气
企业家是否愿意直面改变,体现了其应对不确定性的态度。当前,我国经济正处于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正如近期在柳州工业博物馆举行的”围炉夜话”活动所讨论的,工业转型升级背景下的企业家精神核心是坚持发展实体经济的初心。
这种坚持需要企业家勇于直面变化,主动拥抱数字化、智能化等新趋势。浙江省委也明确表示,要让民营企业家更有定力、更有信心、更有底气,这正是鼓励企业家在变革中保持前进的动力。
3. 示弱的智慧
企业家是否勇于和能够示弱,反映了其自我认知的成熟度。真正的强者不是无所不能,而是能够坦然面对自己的不足。在我的企业走访中,那些能够坦承自己短板的企业家往往更容易获得团队的信任和支持。
示弱不是软弱,而是一种智慧和力量。它体现了企业家的自信和开放心态,也为组织创造了更加真实和健康的沟通环境。
4. 好奇心与同理心的平衡
企业家是否保持好奇心和同理心,决定了其创新能力和人际关系的质量。当下的时代,企业家们最需要保持平常心,进取心和同理心。
平常心让我们理解经济是有周期的,不可能永远45度线一直向上;进取心使我们在困难时期仍能积极向上;同理心则帮助我们在多元社会中加深各层面之间的理解,做到互相尊重,达己达人。
5. 容错的文化
企业家是否允许犯错和容忍出错,影响着组织的创新氛围和学习能力。创新必然伴随风险,而风险意味着可能的失败。如果企业家不能容忍错误,团队成员就会变得保守和被动。
企业家精神鼓励冒险,但我们必须清醒地意识到,大多数的冒险、创新都会以失败结束。这时,及时自我否定,勇敢推翻就变得尤为重要。
6. 敬畏之心的培养
企业家是否有敬畏心,体现了其价值观和行为底线。”只有心存敬畏,方能行有所止”,这句曾国藩的名言道出了敬畏的本质。敬畏之心,体现在敬畏规律,顺势而为,走大道,走正道。
在商业实践中,我常提醒企业家记住一条不等式:让价格比成本更多,让价值比价格更多。价格>成本,是你获益;价值>价格,是消费者获益。这就是商业的正道。
7. 知耻与担当的结合
除了上述六点,我想补充第七点:企业家是否具备知耻与担当的精神。君子之道也是知耻之道,君子是最有耻感的人,而小人则没有耻感。”耻”和”不耻”是君子人格的封底阀门。
同时,未来伟大的中国企业,必须有技术追求、科学信仰、文化之美,而且要有做世界公民的担当。我们要为人类做出创新性的贡献,中国企业家就需要不断进行自我超越。
心智管理:自我改变的内在动力
企业的经营,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企业高层所信奉的哲学和理念。这种见识特别表现在一些重要时刻对大势的理解与把握上。
人生成就等于心灵品质×能力,提高心灵品质是实现企业家梦想的唯一路径。行为是心智的外在表现,心智是行为的内在动力。如果把外在行为技能比喻成水,心智技能就是池,池有足够的容量,才能装下更多的水。
在我多年的教学和企业走访中,我发现一个共同点:无论是成功企业还是陨落的明星企业,最终归根到底,都是领导者的认知问题。领导者的认知格局,往往就决定一个企业的结局。
实践路径:从认知到行动
如何将这些理念转化为实际行动?我建议企业家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
认识自我,提高自我觉察:了解自己的价值观、信仰和目标。反思自己的行为和决策,确保自己的行为与自己的价值观相符。
-
培养良知:通过反思自己的行为对他人的影响,培养一种内在的道德指南针。
-
保持平常心、进取心和同理心:在经济周期中保持平常心,在困难面前保持进取心,在多元社会中保持同理心。
-
追求超我境界:超我境界有两层含义:一是指超越自我的价值观;二是指不断的自我挑战、自我超越。
-
警惕成功陷阱:有很多因素会侵蚀企业家精神,最直接的就是成功;一旦成功,企业家精神便会削弱。此外,资源过载导致创新懒惰、拒绝否定而自圆其说、自我强化而拒绝颠覆,都是需要警惕的陷阱。
企业家的自我改变不是一蹴而就的过程,而是需要持续不断的心智修炼和行为实践。在这个过程中,我们需要明确企业家精神的本质是创新,创新源于实践。从这个意义上讲,企业家、企业家精神具备不断拥抱不确定性,并且在不确定和变化中获得生机的能力。
正如最近召开的2025中国互联网企业家座谈会所强调的,我们需要围绕推进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融合发展,全力推动产业体系优化升级,同时弘扬企业家精神、履行社会责任、专心致志做强做优做大企业。
在自我改变的道路上,每一步都是挑战,也是机遇。愿每一位企业家都能在这条路上找到自己的方向,实现真正的心智跃迁和行为提升。
**本文解读来全部源于 FuturX AI实验室 与 复旦大学包季鸣教授 联合打造的 智能体AI包老师的真实输出,并无人为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