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0日·马斯克发布Grok 4,AI性能大幅提升
7月10日·周四 AI工具和资源推荐
AI智库导航-aiguide.cc为您提供最新的AI新闻资讯和最新的AI工具推荐,在这里你可以获得用于营销的AI聊天机器人、AI在商业管理中的应用、用于数据分析的AI工具、机器学习模型、面向企业的AI解决方案、AI在商业客户服务中的应用、AI和自动化工具等。
马斯克发布Grok 4,AI性能大幅提升
在2025年7月10日的发布会上,马斯克公布了xAI团队的最新成果——Grok 4。这款AI模型经过20万GPU的训练,展现出惊人的智能水平,在多项测试中超越了人类博士生。Grok 4不仅在SAT、GRE等考试中接近满分,还在HLE(人类最后考试)中表现卓越,解决了大量博士级难题。此外,Grok 4 Heavy版本通过并行计算,进一步提升了性能,能够处理更复杂的任务,如预测体育赛事结果和生成物理现象的可视化图像。马斯克还透露,Grok 4未来将结合企业级工具,进一步拓展其应用范围,并有望在年底发明新技术、明年发现新的物理学。Grok 4的发布不仅标志着AI技术的重大突破,也预示着智能大爆炸时代的到来。来源:微信公众号【新智元】

硅谷最贵华人庞若鸣,2亿美元薪酬加盟Meta
硅谷迎来了一位新的华人AI巨星——庞若鸣。这位前苹果基础模型团队负责人因其卓越的技术能力和行业影响力,获得了Meta高达2亿美元的薪酬包,这一数字远超苹果CEO蒂姆·库克的年薪。庞若鸣本科毕业于上海交通大学,后在南加州大学和普林斯顿大学完成硕博学位。他在谷歌工作15年,参与了多个重要项目,包括Bigtable索引结构化搜索、谷歌全球一致性授权系统Zanzibar以及Google Brain团队的语音识别研究。2021年加入苹果后,他领导了基础模型研发团队,打造了多模态大模型MM1等成果。庞若鸣的加盟,不仅为Meta的AI战略注入了强大动力,也再次凸显了硅谷对顶尖AI人才的激烈争夺。来源:微信公众号【新智元】

上海AI Lab与复旦推出POLAR,开启奖励模型预训练新时代
上海人工智能实验室与复旦大学联合发布了预训练奖励模型POLAR,为大语言模型的奖励建模带来了突破性进展。POLAR采用“策略判别学习”(Policy Discriminative Learning)的新范式,通过对比学习衡量候选策略与最优策略之间的“距离”,从而摆脱了对人类绝对偏好数据的依赖,具备更强的可扩展性和泛化能力。POLAR的训练分为预训练和偏好微调两个阶段,预训练阶段无需人类偏好数据,仅通过自动化合成数据完成,而微调阶段则引入少量偏好数据对齐人类偏好。实验表明,POLAR在偏好评估和强化微调场景中均展现出优越性能,显著提升了大语言模型的能力,为未来奖励模型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方向。来源:微信公众号【机器之心】

ViTacFormer助力人形机器人,实现高效灵巧操作
UC伯克利、北京大学等机构的研究人员提出了ViTacFormer框架,通过融合视觉与触觉信息,显著提升了人形机器人的灵巧操控能力。该框架引入跨模态注意力机制和未来触觉预测模块,使机器人能够“看得见”“摸得准”并“预判下一步触感变化”。实验中,搭载ViTacFormer的双臂机器人成功完成了制作汉堡的11个连续子阶段任务,操作时长达2.5分钟,整体成功率超过80%。此外,在短程灵巧操作任务中,ViTacFormer的表现也显著优于现有方法,平均成功率提升超过50%。这项研究为机器人在复杂任务中的稳定操作提供了新的解决方案,未来有望应用于更多实际场景。来源:微信公众号【机器之心】

AI浏览器大战爆发,Chrome地位面临挑战
AI浏览器市场迎来新一波爆发,谷歌Chrome的霸主地位受到冲击。英伟达投资的Perplexity推出了AI浏览器Comet,专为互联网时代设计,支持接管浏览器中的各项任务,如在领英中筛选候选人等。Comet已向部分用户开放,其设计旨在通过AI原生操作系统提供个性化的智能助手体验。与此同时,OpenAI也被曝将在未来几周内发布自己的AI浏览器,进一步加剧市场竞争。此外,市场上还有Dia浏览器、FellouAI浏览器等新兴势力,它们以“AI原生”为卖点,试图从体验层面实现弯道超车。尽管谷歌Chrome目前仍占据2/3的市场份额,但随着AI技术的融入,浏览器市场的竞争格局正在重塑,下一代“超级入口”的争夺战已经打响。来源:微信公众号【量子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