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mniHuman-1.5 : 字节推出的数字人动画生成模型

AI智库导航-aiguide.cc为您提供最新的AI新闻资讯和最新的AI工具推荐,在这里你可以获得用于营销的AI聊天机器人、AI在商业管理中的应用、用于数据分析的AI工具、机器学习模型、面向企业的AI解决方案、AI在商业客户服务中的应用、AI和自动化工具等。

主要介绍

OmniHuman-1.5是字节跳动推出的新一代数字人动画生成模型,基于双重系统认知理论(模拟人类“系统1直觉反应”与“系统2深思熟虑”),融合多模态大语言模型(MLLM)与扩散变换器(Diffusion Transformer),实现从单张图片和语音轨道生成高动态、情感丰富的数字人动画。该模型突破传统方法“形似”局限,通过语义驱动生成与语音内容、情感高度契合的动画,支持超一分钟视频生成,并具备复杂多角色互动能力。

OmniHuman-1.5 : 字节推出的数字人动画生成模型

功能特点

  1. 单图+语音生成动画
    • 输入单张图片(肖像/半身/全身)和语音轨道,自动生成与语音节奏、韵律、语义匹配的动画,涵盖演讲、唱歌、乐器演奏等场景。
  2. 多角色互动与情感表现
    • 支持多角色动画生成,角色间可进行复杂互动(如对话、合奏);通过分析音频情感潜台词(如愤怒、喜悦),生成电影级表演,无需文本提示即可展现戏剧张力。
  3. 文本细化与动态调整
    • 通过文本提示优化动画细节(如场景风格、动作幅度),实现精准控制;支持动态场景生成,增强动画真实感。
  4. 超长视频与连贯性
    • 生成视频时长超一分钟,通过帧间连接策略保持人物身份一致性,适用于影视片段、音乐MV等长内容创作。

优缺点

优点

  1. 语义驱动,表现力强:超越传统音频驱动,理解语音深层语义,生成逻辑连贯、情感丰富的动画。
  2. 多角色与跨风格支持:支持多人场景生成,且对动漫、3D卡通等非真人图片保持风格一致性。
  3. 高效训练与伦理设计:采用伪末帧策略、对称分支融合等创新训练方案,提升数据利用率;内置伦理过滤机制,自动筛除70%瑕疵数据。

缺点

  1. 生成质量待提升:在影视级真实度方面仍有优化空间,目前主要用于测试与特定场景应用。
  2. 技术安全限制:模型未对外提供下载服务,输出视频标注水印,限制商业滥用风险。

如何使用

  1. 输入要求
    • 图片:支持任意尺寸和人物占比(肖像/半身/全身)。
    • 音频:提供语音轨道,模型自动分析节奏、语义和情感。
    • 文本(可选):通过提示词细化动画细节(如“角色微笑并挥手”)。
  2. 操作流程
    • 上传图片和音频至支持平台(如即梦AI内测版)。
    • 输入文本提示(可选),调整动画风格或动作细节。
    • 生成动画并导出视频(含水印)。

框架技术原理

  1. 双系统协同架构
    • 系统2(规划):MLLM分析音频、图像、文本,生成高层次“时间表”(如动作序列、情感变化)。
    • 系统1(渲染):多模态扩散变换器(MMDiT)融合多模态信号,实时渲染自然肢体运动。
  2. 关键技术创新
    • 伪末帧策略:将参考图像置于虚拟时间轴末端,通过位移编码保持身份一致性,同时释放运动自由度。
    • 对称分支融合:建立音频、文本、视频的三角注意力通路,消除模态冲突。
    • 两阶段预热方案:先强制各分支专业化学习,再整合微调,提升15,000小时训练数据利用率。

创新点

  1. 认知科学理论落地
    • 首次将“系统1+系统2”双系统理论应用于数字人建模,实现逻辑规划与直觉反应的协同。
  2. 多模态融合与冲突缓解
    • 提出伪末帧设计、对称分支融合等机制,高效融合图像、语音、文本信号,解决跨模态冲突问题。
  3. 情感化与节奏化表演
    • 通过分析音频情感潜台词和音乐节奏,生成自然停顿、节奏断点等细节,支持从抒情演唱到热烈演唱会的多风格表演。

评估标准

  1. 唇同步准确率:在CelebV-HQ测试集上达98.7%,显著优于传统方法。
  2. 手势动态方差:提升32%,动作多样性更接近真实人类。
  3. 语义一致性:通过人工评测检验动画与语音语义、情感的匹配程度。
  4. 多角色互动自然度:评估角色间动作、表情的协同性。

应用领域

  1. 影视制作:加速角色动画和特效制作,生成与音频同步的虚拟演员视频。
  2. 虚拟主播与娱乐:创作者可生成高互动性虚拟形象,提升直播趣味性。
  3. 教育与培训:制作含生动肢体语言的教学视频,增强知识吸引力。
  4. 广告营销:定制虚拟人物进行品牌宣传,提升转化率。

项目地址

©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

暂无评论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