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ardvark : OpenAI推出的漏洞发现与修复智能体
AI智库导航-aiguide.cc为您提供最新的AI新闻资讯和最新的AI工具推荐,在这里你可以获得用于营销的AI聊天机器人、AI在商业管理中的应用、用于数据分析的AI工具、机器学习模型、面向企业的AI解决方案、AI在商业客户服务中的应用、AI和自动化工具等。
主要介绍
Aardvark是OpenAI于2025年10月31日发布的全球首款基于GPT-5模型的智能安全研究助手,专为自动化漏洞发现与修复设计。其核心目标是帮助开发者和安全团队在大规模代码库中高效识别并修复安全漏洞,同时降低人工审计成本。作为“代理型安全研究员”,Aardvark能够全年无休地监控代码库,从威胁建模到补丁生成全程自主完成,标志着AI正式进入网络安全攻防战的前线。
功能特点
- 四阶段自动化流程:
- 威胁建模:通过全面分析代码库生成反映安全目标的威胁模型;
- 代码级扫描:实时监控代码提交,对比变更内容与威胁模型,识别潜在风险;
- 验证沙盒:在隔离环境中复现漏洞可利用性,降低误报率;
- 自动修补:集成OpenAI Codex生成修复补丁,并通过Pull Request提交审核。
- 深度集成开发工具:无缝对接GitHub、Codex及主流开发流程,支持非侵入式安全扫描。
- 高精度检测能力:在“黄金测试仓库”基准测试中识别率达92%,成功发现多个此前未被检测的漏洞,包括10个获CVE编号的高危漏洞。
- 多维度漏洞覆盖:除传统安全缺陷外,还能识别逻辑错误、不完整修复及隐私风险。
优缺点
优点:
- 效率显著提升:自动化流程减少人工审计时间,基准测试中识别率远超传统工具。
- 误报率低:沙盒验证机制确保漏洞可利用性,减少无效警报。
- 开发友好:无缝集成现有工作流,支持“安全增强”而非拖慢开发速度。
- 开源支持:为非商业开源项目提供免费扫描服务,提升生态安全性。
缺点:
- 仍处于测试阶段:目前仅限内部及合作伙伴使用,规模化部署效果待验证。
- 依赖代码库质量:首次连接时需回溯历史提交,对代码规范性要求较高。
- 修复需人工审核:自动生成的补丁需开发者确认,无法完全替代人工决策。
主要应用场景
- 企业级代码库防护:持续监控大规模代码库,实时发现并修复漏洞,降低安全风险。
- 开源项目安全加固:通过公益扫描服务提升开源生态安全性,已发现多个高危漏洞。
- 敏捷开发流程优化:在CI/CD环境中集成自动化安全扫描,实现“开发即安全”。
4 AI运维体系补充:沙箱验证机制与持续反馈循环契合分布式AI系统需求,成为技术栈理想补充。
使用方法
- 申请内测资格:通过OpenAI官网提交申请,获得授权后接入GitHub仓库。
- 配置威胁模型:系统自动分析代码库生成安全目标与设计模型。
- 监控代码提交:新代码提交时,Aardvark自动扫描差异并标注潜在漏洞。
- 审核修复补丁:通过Pull Request查看自动生成的补丁,一键应用或调整后提交。
收费标准
目前Aardvark处于限定测试阶段,尚未公开具体收费标准。OpenAI表示将为非商业开源项目提供免费扫描服务,企业级用户需等待官方进一步通知。
网址
- OpenAI官方博客:https://openai.com/index/introducing-aardvark/
- 内测申请:https://openai.com/form/aardvark-beta-signup/
© 版权声明
文章版权归作者所有,未经允许请勿转载。
相关文章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