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日
4月1日·周一 AI工具和资源推荐
AI全网资源导航-aiguide.cc为您提供最新的AI新闻资讯和最新的AI工具推荐,在这里你可以获得用于营销的AI聊天机器人、AI在商业管理中的应用、用于数据分析的AI工具、机器学习模型、面向企业的AI解决方案、AI在商业客户服务中的应用、AI和自动化工具等。
告别微软,姜大昕带领这支精英团队攀登Scaling Law,万亿参数模型已有预览版
亿参数模型对于算力、数据的海量需求也注定了,这不会是一场「百模大战」,而是少数一些玩家才能参与的角逐。就像前微软全球副总裁、如今的阶跃星辰创始人姜大昕所说,「GPT-3.5 会是一个分水岭,在超过 GPT-3.5 之后,可能只有极少数的公司会继续攀登 Scaling Law。在算力、系统、数据和算法等各个方面,万亿参数模型的难度都上升了几十倍。如果这里面有任何一个短板,Scaling Law 都很难攀登上去。」作为一位大模型领域的创业者,这番话其实也道出了姜大昕创业以来的一些体会。目前,他带领的阶跃星辰已经做出了超过 GPT-3.5 的千亿参数模型 Step-1 和比肩 GPT-4V 的多模态大模型 Step-1V,甚至正在打造的万亿参数 MoE 语言大模型 Step-2 也有了预览版。来源:微信公众号【机器之心】
比LoRA还快50%的微调方法来了!一张3090性能超越全参调优,UIUC联合LMFlow团队提出LISA
UIUC 联合 LMFlow 团队成员对 LoRA 的实验性质进行了分析,意外发现 LoRA 非常侧重 LLM 的底层和顶层的权重。利用这一特性,LMFlow 团队提出一个极其简洁的算法:Layerwise Importance Sampled AdamW(LISA)。LISA 算法的核心在于:始终更新底层 embedding 和顶层 linear head; 随机更新少数中间的 self-attention 层,比如 2-4 层。在大模型竞赛的趋势下,LMFlow 中的 LISA 为所有人提供了 LoRA 以外的第二个选项,让大多数普通玩家可以通过这些技术参与到这场使用和研究大模型的浪潮中来。正如团队口号所表达的:让每个人都能训得起大模型(Large Language Model for All)。来源:微信公众号【机器之心】
说好的ROI来了!澜舟科技正式开源孟子3-13B大模型,0门槛可商用
3月18日,澜舟科技在主题为“创新落地、生态共赢”的大模型技术和产品发布会上,隆重推出了其“一横N纵”孟子大模型系列及产品体系。其中,“一横”的核心——孟子大模型技术,经过高效迭代后,孟子大模型V3版本的Mengzi3-13B也正式与大家见面。今日,澜舟科技正式宣布Mengzi3-13B开源!对学术研究完全开放,同时支持免费商用。相较于今年1月发布的孟子大模型GPT V2系列(包括孟子大模型-标准、孟子大模型-轻量、孟子大模型-金融、孟子大模型-编码),Mengzi3-13B在数据集质量上有了显著的提升。其采用的Mengzi-3数据集规模高达3T tokens,涵盖了网页、代码、书籍、论文等多元化、高质量的数据来源。在MMLU、Chinese-MMLU、GSM8K、HUMAN-EVAL等多项公开数据集进行的模型效果评估中,Mengzi3-13B均展现出了卓越的性能表现。在参数量20B以内的轻量化大模型领域,Mengzi3-13B在中英文语言能力方面的成绩尤为突出,具备了出色的实用性和高性价比,能更好的满足企业的商业化需求。来源:微信公众号【澜舟科技】
宁畅AI算力栈火力全开,用全局智算凿出通往AGI的快车道
AI大模型日新月异,客户涌现出对于AI支撑能力体系愈发复杂的需求。不管是万卡时代的算效“彩票”还是深入行业的精度“盲盒”,以及高效调用的服务“瓶颈”,算力产业如何解决这些问题,如何满足大模型客户不同的复杂需求,如何建立起一套全面的AI支撑能力体系,都是当下亟需解决的问题。基于这样的背景,在大模型遍地开花之春,宁畅于3月39日发布了“全局智算”战略,在业内率先开启大模型时代智能算力系统变革的冲锋。同时,宁畅还推出包括“AI算力栈”在内的一系列战略性新品与系统解决方案,以助大模型产业解决大模型产业落地的全周期问题。宁畅推出了“AI算力栈”,以底层硬件到顶层应用平台的系统化方案,构建全栈AI环境,满足大模型落地所需的计算、存储、网络、建设、管理、应用及液冷等需求。宁畅CTO赵雷介绍,在硬件层上,宁畅“AI算力栈”可实现多种交付形态灵活组合。其中,宁畅B8000液冷整机柜服务器作为AI算力栈最具亮点的交付形态,采用电、液、网三路全盲插设计,部署周期相较传统方式提升30倍。来源:微信公众号【智东西】
清华系创业新势力!把大模型塞进AR眼镜,高铁上能用10块大屏办公
近日,一则“京沪高铁的班味儿超过办公室!”的消息冲上了热搜。可以看到,越来越多的打工人已经习惯随身携带电脑在家中、咖啡馆、公共交通工具甚至是海外旅行中随时随地工作,移动办公已经成为我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采用新的生产力工具——AR眼镜+无线蓝牙键盘,以更轻便的方式随时随地享受大屏办公的快乐。INAIR Pro AR眼镜正是AR创企北京多屏未来科技有限公司基于移动大屏、智能办公需求所推出的面向商务移动办公的智能AR眼镜。INAIR Pro眼镜采用了颈环主机加AR眼镜显示的组合方式,减轻眼镜的重量以及提供足够的计算能力。INAIR Pro AR眼镜重量仅为80g,拥有51度FOV视场角,屏幕分辨率可达到8000*1200。来源:微信公众号【智东西】
业内人士日常都用AI干什么?或是用AI和孩子一起创作,或是用AI探究自己的内心,又或是用AI帮助他们度过生活突如其来挑战
你是如何使用AI工具的?是将其视为一个包罗万象的知识宝库,还是作为点燃创意火花的灵感源泉?又或者是依赖它来简化工作中的重复性劳动,提升效率?今天我们带来的这篇文章,汇集了多位创业者和职场人士的真实故事,他们分享了自己如何把AI融入生活的各个方面:或是用AI和孩子一起创作,或是用AI探究自己的内心,又或是用AI帮助他们度过生活突如其来挑战。通过这些故事,我们能看到技术回归到生活中的本来面目——它具有启发性的、日常的那一面。希望这些真实案例可以激发你的创造力,为你提供一些洞见去看懂AI带来了什么。来源:微信公众号【红杉汇】
前Dora AI增长负责人详解如何拿下Product Hunt日、周和月榜TOP1,及年度 AI产品
Marketing 对科技产品影响的变化过去大家普遍认为Marketing需求只来自To C公司,但随着更多To B公司开始服务创业公司和独立开发者,To B与To C界限也在变得模糊。许多增长方式对这类To mini B公司也变得非常有效,他们营销预算的增加是这个行业里新的变量。PLG并不是只注重做产品,Figma的背后也存在流量和品牌宣传。另外To C科技公司仍然是需要Marketing服务的主力军,与这些公司里有机会跑到最后的成功者一起成长是很重要的。做营销这件事要选对赛道和客户,赛道和客户的高额增长才是流水的来源。我们觉得流量和品牌对于创业公司来说都是很重要的。做流量的确能带来直接的付费结果,但长期来看想要更好的用户粘性和更长时间的生命,品牌是必不可少的。品牌是对于公司基因的无限表达,让更多人对上信号并产生共鸣,一旦对上信号就会产生信任与偏爱。来源:微信公众号【Z Potential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