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rellis是由清华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和微软研究院联合开发的一款高质量3D资产生成模型。它基于统一的Structured Latent (SLAT) 表示法和修正流变换器(Rectified Flow Transformers)构建,能够接收文本或图像提示,生成各种格式的高质量3D资产,如辐射场、3D高斯和网格等。

功能特点
-
高质量3D生成:
- 高精度:能够生成具有复杂形状和纹理细节的多样化高品质3D资产。
- 多格式输出:支持将3D资产生成为辐射场、3D高斯和网格等多种格式,满足不同需求。
-
多功能性:
- 文本和图像提示:不仅可以通过文本描述生成3D模型,还能根据图像生成相应的3D资产。
- 灵活编辑:允许用户对生成的3D资产进行局部编辑,如添加、删除或替换特定区域,无需整体调整。
-
高效性:
- 大模型训练:利用50万个3D模型数据集训练了20亿参数的大模型,提高了生成质量和泛化能力。
- 快速生成:在高性能硬件支持下,生成速度很快,例如使用4080显卡时,生成时间约为10秒,导出glb格式模型约20秒。
-
易用性:
- 一键安装:提供了详细的本地部署教程和一键安装包,方便用户快速上手。
- 在线体验:用户可以在Hugging Face等平台上在线体验Trellis的功能,无需本地部署。
优缺点
优点:
- 高质量:生成的3D模型精度高,细节丰富,适用于多种应用场景。
- 多功能性:支持文本和图像提示,以及多种输出格式和编辑功能,满足用户多样化需求。
- 高效性:训练了大规模参数模型,生成速度快,提高了工作效率。
- 易用性:提供了详细的教程和一键安装包,降低了使用门槛。
缺点:
- 硬件要求高:为了获得良好的生成速度和效果,需要较高配置的显卡和内存。
- 网络连接依赖:部分功能(如在线体验)需要稳定的网络连接。
主要应用场景
- 游戏开发:生成游戏中的角色、道具和场景等3D资产,提高游戏画面的真实感和丰富度。
- 电影制作:用于电影特效的制作,如生成虚拟角色、场景和道具等,降低制作成本和时间。
- 虚拟现实(VR):生成VR场景中的3D对象,提升用户体验和沉浸感。
- 建筑设计:辅助建筑设计师快速生成建筑模型,进行方案展示和修改。
- 教育:用于3D打印教学、科学模拟实验等场景,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
如何使用Trellis
-
环境准备:
- 确保计算机安装了支持CUDA的NVIDIA显卡,显存建议在16GB以上。
- 安装Python 3.8或更高版本。
- 根据操作系统安装必要的依赖包,如Linux下的apt-get、Windows下的Visual Studio等。
-
模型下载与安装:
- 访问Trellis的GitHub仓库(https://github.com/microsoft/TRELLIS)下载预训练模型。
- 使用pip安装Trellis的Python包,或在Linux下按照官方教程进行编译安装。
-
运行模型:
- 使用Python脚本加载模型,并传入文本或图像提示。
- 等待模型生成3D资产,并保存为所需格式。
-
模型编辑与调整(可选):
- 使用Trellis提供的编辑工具对生成的3D资产进行局部修改和调整。
- 保存修改后的模型,并导出为所需格式。
收费标准
目前,Trellis的开源版本是免费提供的,用户可以在GitHub等平台上下载和使用。然而,对于商业用途或需要高级功能(如定制化训练、技术支持等)的用户,可能需要与微软或相关合作伙伴联系,了解具体的收费标准和合作方式。
AI工具和资源推荐-AI全网资源导航-aiguide.cc
相关导航
没有相关内容!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