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Master是上海交通大学联合深势科技推出的全球首个通用科研智能体,依托科学基座大模型Innovator,专为重塑科研流程设计。它以“读、算、做”为核心,构建透明、可控、可协作的智能研究生态,将AI for Science从工具层面升级为“人人可参与的科研新现实”。自2025年7月发布以来,SciMaster已生成数千篇高质量调研报告,支持一键导出与自由分享,推动科研范式向智能化、协作化转型。

功能特点
- 多模态检索与深度调研:通过WebSearch、WebParse、PaperSearch三种方式,对全域互联网及1.7亿篇科学文献进行检索,自动生成带文献支撑的深度调研报告,支持“通用助手”(简洁概述)和“深度调研”(详细分析)双模式。
- 思维链编辑与任务干预:用户可随时暂停推理过程,调整任务分解逻辑、搜索关键词或删除无关子任务,实现人机协作的精准优化。
- 工具库支持与自动调用:集成分子动力学模拟、量子计算等科学专用工具,支持“主动调用”(用户直接指令)和“自动调用”(AI根据任务匹配工具)两种模式。
- 干湿闭环实验生态:通过Uni-Lab的MCP服务无缝连接实验室仪器设备和软件系统,构建涵盖软件、硬件、数据及研究人员的完整实验闭环,支持电解液配方优化等场景的自动化迭代。
- 开源开放与社区协作:接入DeepModeling开源社区,提供开放的贡献评估与收益回馈机制,用户可一键将传统工具升级为智能体,催生ChemMaster等子智能体及数百个Agent应用。
优缺点
- 优点:
- 全流程智能化:从文献调研到实验设计,覆盖科研全链条,显著提升效率。例如,上海交大张万斌教授团队利用其加速手性药物研发,董佳家教授团队结合点击化学实现分子设计自动化。
- 透明可控性:思维链编辑功能允许用户实时干预AI决策,确保研究逻辑符合需求。
- 生态协同性强:支持私有数据接入和师生自建智能体整合,推动跨学科协作。
- 缺点:
- 复杂任务处理边界待拓展:在极端复杂的跨模态任务中,性能可能受限于模型规模。
- 生态开放性有限:主要依赖自有生态,与外部平台的无缝对接能力需加强。
主要应用场景
- 量子计算与材料科学:研究量子计算瓶颈、二维材料在电子学中的应用等。
- 天文学与行星探测:分析系外行星观测数据,辅助探测方法优化。
- 药物研发:通过分子动力学模拟加速药物筛选,优化手性药物工艺。
- 能源与化工:优化电解液配方,提升新能源材料研发效率。
- 跨学科研究:支持智能体合作学习,探索人工智能与科学研究的深度融合。
使用方法
- 注册登录:访问官网(https://scimaster.bohrium.com/),申请邀请码并完成注册。
- 提出问题:在任务输入框中输入具体科学问题,如“分子动力学在药物筛选中的流程”。
- 任务拆解与检索:AI自动拆解任务为文献检索、数据分析等子任务,通过三种检索方式收集资料。
- 干预与优化:通过思维链编辑调整任务逻辑,或主动调用工具(如分子动力学模拟)。
- 生成报告:约5-10分钟后获取报告,支持PDF/Word导出,并可上传实验需求至“实验管理”模块,调用实验室设备执行。
收费标准
SciMaster目前处于内测阶段,用户申请邀请码后可免费体验全部功能。未来收费模式可能包括:
- 基础版免费:提供核心检索与报告生成功能。
- 高级版订阅:支持私有数据接入、高级工具调用及专属实验生态服务,具体价格需联系团队定制。
- 企业级服务:针对高校或科研机构提供私有化部署和定制化开发,报价依据需求规模确定。
AI工具和资源推荐-AI全网资源导航-aiguide.cc
相关导航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