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1日·千寻智能获近6亿融资,人形机器人Moz1引领具身智能新高度
7月21日·周一 AI工具和资源推荐
AI智库导航-aiguide.cc为您提供最新的AI新闻资讯和最新的AI工具推荐,在这里你可以获得用于营销的AI聊天机器人、AI在商业管理中的应用、用于数据分析的AI工具、机器学习模型、面向企业的AI解决方案、AI在商业客户服务中的应用、AI和自动化工具等。
千寻智能获近6亿融资,人形机器人Moz1引领具身智能新高度
国内顶尖具身智能公司千寻智能于2025年7月21日完成近6亿元PreA + 轮融资,由京东领投,中网投、浙江省科创母基金等知名机构跟投。此前,千寻智能还曾获沙特阿美旗下P7领投的5.28亿元Pre – A轮融资。千寻智能成立一年多来发展迅猛,其首款商用级人形机器人Moz1拥有26个自由度,具备超强感知与执行力,可完成办公室杂活、家庭服务等多种任务。公司自研的Spirit v1具身模型,实现了视觉感知、语言理解与动作执行的无缝衔接,推动了具身智能技术的快速迭代与商业化落地,正加速冲刺万亿级市场。来源:微信公众号【新智元】

首个视觉解释综合性基准Saliency – Bench发布,助力可解释AI发展
埃默里大学团队推出了首个覆盖8个真实任务、带有人类解释真值的视觉解释基准Saliency – Bench。该基准构建了多样化数据集,涵盖场景分类、癌症诊断等任务,并提供标准化评估流程与开源工具包,解决了此前可解释AI领域缺乏统一评估标准的问题。通过对6种主流显著性方法在不同模型架构上的大规模测试,Saliency – Bench为衡量XAI方法的忠实性和对齐性提供了坚实基础,推动可解释AI向更可靠、透明的方向发展,相关成果获KDD 2025接收。来源:微信公众号【新智元】

丰田研究院验证大型行为模型,机器人迈向具身智能「GPT时刻」
丰田研究院(TRI)的大型行为模型团队在视觉 – 语言 – 动作(VLA)模型基础上,构建了针对机器人的大型行为模型(LBM),并进行了严谨的验证实验。研究在近1700小时机器人数据上训练LBM,通过1800次真实世界评估部署和超47000次模拟部署,发现LBM相对于从头开始的策略有显著性能提升,在新任务学习中数据需求更少且更具鲁棒性。该成果预示着机器人领域通用大规模模型的到来,具身智能的「GPT时刻」或许不再遥远。来源:微信公众号【机器之心】

MGPO框架突破高分辨率图像推理瓶颈
复旦大学与南洋理工大学研究者提出基于视觉Grounding的多轮强化学习框架MGPO,解决多模态大模型处理高分辨率图像时的瓶颈问题。MGPO使模型在多轮交互中预测关键区域坐标、裁剪子图像并整合上下文,实现精准推理,无需额外Grounding标注,仅靠答案监督就能涌现鲁棒的视觉Grounding能力。实验表明,MGPO在高分辨率图像Benchmark上相比其他方法有显著性能提升,为高分辨率视觉任务提供了新的解决方案。来源:微信公众号【机器之心】

OpenAI自封IMO金牌引争议,学术道德与商业炒作受质疑
OpenAI声称其新模型在国际数学奥林匹克竞赛(IMO)中获得金牌,却引发争议。IMO官方要求AI公司闭幕式一周后公布结果,OpenAI却在闭幕式刚结束就宣布成绩,被认为「粗鲁且不恰当」。此外,OpenAI并非与IMO合作测试模型的公司,91位官方评委无人参与评估其答卷,其「金牌」成绩缺乏官方认证。与此同时,另一家参赛AI团队Harmonic证实了IMO官方的「闭幕式一周后」要求,而谷歌DeepMind虽可能也取得金牌水平成绩,却选择遵守要求、克制发声。这场风波引发了关于学术道德和商业炒作的激烈讨论。来源:微信公众号【量子位】
